作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,古老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,正闯进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日常。中医理疗、练太极拳、养生茶饮、药膳糕点……随着“新中式养生”出圈,中医药应用领域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宽。
6月26日下午,在2025名人大讲堂“非遗传承”季首场讲座中,熊大经教授从中医药的重要性、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的影响、中医药里的东方智慧三个维度,深入解读中医的博大精深,探寻千年智慧的当代传承。
饮用中药茶饮、食用药膳火锅、练习八段锦、进行古法养生操,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?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的“名家会客厅”环节,主持人海光与熊大经教授展开了一段生动的“导讲”,让观众率先聆听名中医对于“新中式养生”的独到见解。
熊大经认为,“新中式养生”是对中医药的一种发扬和普及,且养生方法每个人都可掌握。随后他话音一转,着重强调:“中医最讲究因人而异、辨证施治。每个人的体质、胖瘦、病情及生活习惯等均有所不同,因此在养生过程中,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调理。”
除了备受年轻人追捧的“新中式养生”,一些影视剧中的中医药方,也引发了大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热烈探讨。从《老中医》等讲述中医世家传奇的电视剧,到《爱你》将“望闻问切”“药膳食疗”等中医养生元素融入剧情,再到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中陈塘关李靖采购的中药清单,以及《藏海传》中由丹参、当归、红花构成的“活血药浴方”,中医借助影视剧走进更多观众的视野。
热播影视剧中的中药方,其现实可行性究竟如何?熊大经感谢影视工作者对中医药的宣传,但他强调,“这些药方适不适合每个人,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疗,都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”
对谈中,出身于中医世家的熊大经还分享了受家庭环境影响、自幼便接触中医的经历。从五六岁懂事起跟随父亲和祖父学习,到20世纪60年代进入大学接受正规、系统的中医教育,熊大经坦言,六十多年的医学学习和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,使他深刻认识到重视病人主观感受的重要性。“我们的临床经验从何而来?是病人教会我们的,我们要感恩病人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esonwine.cn/html/PPTjiaocheng/quanminxuePPT/1105.html